黔南州检察机关持续深入开展关爱活动 用心用情

黔南 更新于:2025-02-21 13:46
  • 用户9465113620828

    “我们希望通过走进家庭回访活动,切实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为未成年人美好未来保驾护航。”1月20日,黔南州人民检察院联合都匀市人民检察院、黔南州启航学校共同到都匀市墨冲镇和归兰乡对留守未成年人和困境未成年人开展“把爱带回家”走访活动。

    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事关国家和民族未来。黔南州检察机关与专门学校持续深入开展“把爱带回家 同心护成长”寒假关爱活动,全州两级检察干警深入12个县(市)31户家庭,主动回访专门学校学生,开展帮教47人(次),筑牢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防火墙”,用心用情用法护航迷途未成年人重返光明正途。

    检校联合家访 开启法治教育新模式

    为帮助失范少年及时回归正道,提升教育矫正质效,黔南州检察机关通过前期与学校沟通了解失范少年的学校表现及家庭情况,听取学校矫正意见建议,制定谈心普法教育方案,安排检察官与学校老师走进学生家中一对一家访,找准突破口进行有效教育矫治。

    在走访现场,检察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鲜活的案例,向学生们讲授不良行为可能触犯的刑法以及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同时对学生辅以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学生增强法治意识,树立正确三观,唤醒向善向上的心灵。同时,黔南州人民检察院联合黔南州启航学校开启联合家访,深入都匀市五个街道、四个镇、一个民族自治乡,家访8位失范少年,在寒假伊始做到法治宣传入户,从根本上帮助失范少年矫正错误思想认识,规范自身行为。

    自行动开展以来,全州检察机关联合民政部门开展“一号检察建议”督促落实专项督查56次,开展预防性侵、防校园欺凌及抵制网络侵害为主题的送法进校园活动55场(次),覆盖师生3000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7700余份,通过校内校外双管齐下,实现法治宣传质效最大化。

    党建融合教育 矫治助力失范少年回归正途

    如何推进失范少年教育矫治工作,做细家庭教育指导、做实检校联动、做好未成年人犯罪预防,黔南州人民检察院第二党支部党员干警参与失范少年家访,将党建力量融入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填补教育矫治力量缺口。

    期间,检察干警同失范少年及家长“围炉长谈”,从衣食住行谈到志愿理想,一步步打开少年心中困结。党员干警还充当调解员,通过排忧解难、释法说理,化解失范少年与家长的矛盾冲突,鼓励少年继续学业,逐梦未来,学习一技之长,实现个人价值。

    为打通预防再犯罪“最后一公里”的瓶颈,黔南州检察机关主动转变工作理念,创新工作方法,将“一站式”工作方法运用到附条件不起诉的回访考察,变被动接受考察为主动上门回访。

    此外,通过联合家访的方式,检察官和专门学校老师还对家庭困难的孩子提供爱心慰问,送上冬日温暖,提醒失范少年在假期要主动承担家庭劳动、培养健康向上的兴趣爱好和生活习惯、结交良友。同时,借助春节的欢乐气氛,弱化考察行为的严肃性,实现“寓教于乐”,也让失范少年清楚地意识到自身不良行为的错误,督促其认真遵守考察期间的规定。对于矫治效果良好,遵守考察规定的失范少年,落实犯罪记录封存39人次,帮助失范少年摘下“问题”帽,重沐社会阳光。

    亲职教育全覆盖 督促监护取得实效

    一个失范少年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一个监护履职不当的“问题家庭”。通过与失范少年谈心谈话,发现家庭监护缺失和教育不当对孩子的成长存在较大负面影响。对此检察机关以送教上门的形式开展亲职教育15次,突出督促监护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让家长摒弃“孩子在学校就应由学校管”的错误思想,教育引导监护人主动履行监护职责,提高监护能力,做到“依法科学带娃”。对于部分严重失范少年,检察干警制发监护督促令,督促家长履行监护职能,让爱不再缺席。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罗翔

    通讯员 郑晓霞

    编辑 王杏

    二审 常玥玥

    三审 范良丽

    举报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